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西安林木种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2日
浏览量:690次
守护绿水青山 共享生态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一年来秦巴生态保护工作综述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就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发表重要讲话并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汉中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坚守初心使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履行秦巴生态卫士职责,以务实的工作举措走稳走实“三生融合”发展之路,推进秦巴生态持续向好。

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汉中市秦巴委架构不断优化,推行党委、政府双签《目标责任书》制度,并将秦巴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内容,采取目标责任考核与负面清单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制定《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重点任务分工》,建立汉中市秦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三色督办单”制度、汉中市秦巴生态保护暗访工作机制,有力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绩效审计,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共实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绩效审计1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19项,环保专项资金审计11项。

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严格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编出台了《汉中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涉秦岭9县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及分区保护详图,建立了“1+9”秦岭保护规划体系,为全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本遵循。将秦巴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印发《汉中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方案》,完成“双评价”“双评估”报告。确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第13版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已通过技术审查,报自然资源部核查。洋县率先完成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勘界立标试点工作,全市涉秦岭9县区勘界立标工作已全面启动。聚焦巴山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等内容开展了6个专题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为省上制定《巴山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提供了决策参考。

突出问题有效遏制。扎实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自然保护区绿盾专项行动、铁腕治霾“春雷”行动、农家乐专项整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青山”联合执法检查及秦巴区域“五乱”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治等,铁腕执法,强力整治,排查“五乱”问题65个,同比下降60.84%;市公安局破获环境类刑事案件80起;市检察院摸排涉及秦巴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69件,立案361件,265件得到行政机关有效回复和整改,提起行政公益诉讼3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件;生态环境局立案处罚生态环保领域问题218起;市纪委查处生态环保领域问题357件,处理49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7人,有力打击震慑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修复力度持续加大。深入推进全市矿产资源开发“三保三治”行动,强力开展开山采石专项整治行动,全市累计关闭各类矿山287个。全市涉及各类保护区的22个采矿权、17个探矿权通过分类处置,全部退出保护区范围。全市555个矿山开采点位已有522个点位基本治理到位,目前全市建成绿色矿山2个,另有2个列入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库。对72座尾矿库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并且全部建成远程监控视频系统与市级平台联通。大力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将尾矿变废为宝,已建成尾矿综合利用项目5个,正在建设项目4个。全面推进秦岭区域小水电整治,对秦岭核心保护区内3座小水电全部退出拆除。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0平方公里。开展全市小、散、弱、差农家乐排查清理,全市农家乐总量得到初步控制。

生态安全有效保障。加强植被保护,累计监测各类林业有害生物1亿多亩次,累计发生各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36.9万亩,成灾2.97万亩,成灾率约1.1‰,远低于4.6‰的省控指标。累计防治作业48万亩次,无公害防治作业面积44.9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3%,全市松材线虫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面完成在养禁食野生动物退出处置补偿工作,处置动物84866条(只)。层层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强化监测预警与防火宣传,全市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3起,过火面积27亩,森林火灾受害率远低于0.9‰的省控指标。将国门生物安全监测纳入秦巴生态保护大局,开展为期5个月66个监测点的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工作,完善了有害生物防御体系建设。出台了《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规程》,较全面地规范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等行业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程序规范,确保遇到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判定准确、指挥得当、救援及时。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统揽,大力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行动,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 315 天、同比增加 12 天。37 个沿汉江重点镇38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通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 96.9%。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和4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通过省政府批准;5个秦岭范围水质自动站建成运行,水环境热点网格监管项目建设启动,9个嘉陵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项目基本建成,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国考断面全部达到水功能区目标,优良水体占比达到100%,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生态功能大幅提升。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增加面积103平方千米。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防护林、森林抚育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营造林72.3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 63.79%,完成湿地保护修复面积6.16万亩。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繁育,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朱鹮从40年前的7只增加至5000多只。

绿色发展纵深推进。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整顿,积极落实节能环保措施,大力推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3个。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业,新创建龙头山等5家生态旅游景区,培育打造“汉家乐”品牌48家,新改建旅游厕所89座,规范秦巴生态旅游发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率先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创建各级绿色学校142所、市级生态镇村63个、绿色文明单位22家,培树绿色家庭典型36户。

管控水平不断提高。建设秦岭山区动植物资源保护道口路口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新建人脸抓拍点位30个,高清摄像头30个,人脸动态管理服务平台1套,建成环秦岭野生动物生态保护圈电子围栏35处,有效提升打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信息化管控水平。依托“321平台、汉中市危险品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平台、移动测速”等科技手段,严查入境危化运输车辆,预防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创新推行山长制,以秦岭、巴山为重点,分段分区域逐级设立山长,建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秦岭、巴山汉中段市级山长,县区、乡镇、村(社区)主要领导担任相应各级山长的四级山长责任体系,统筹推进“健全保护规划体系、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构建长效监管体制”5大生态保护重点任务。全市共设置山长1920名,设立山长公示牌1794块,建立了监督举报投诉机制,实现了对秦岭和巴山区域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责任落实全覆盖、无死角。优化网格监管体系,落实网格员1272名,完成367个卫星疑似问题图斑现场取证和核查研判。建立“山长+检察长”、“河长湖长+检察长”工作协作机制,形成协同推进秦巴生态保护的工作新格局。

宣传引导深入民心。举办天汉讲坛·《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解读报告会,建立汉中秦巴生态保护微信公众号,录播《天汉访》、《行风热线》生态环保系列节目,在汉中日报、汉中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精心组织策划秦巴生态保护话题、专栏10余个,组织开展“条例进景区”“爱鸟周”“放鱼日”“环境日”“12.4宪法日”等活动,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刊播生态环保类重点稿件8200余篇,广泛宣传《条例》和秦巴生态保护工作。组织9县2区持续3天同步开展了“当好秦巴生态卫士 守护汉中绿水青山”大型宣誓签名活动,各级各部门及群团代表等万余人现场宣誓当好秦巴生态卫士,营造了全社会共建、共享、共治秦巴生态保护的浓厚氛围。





来源:汉中市秦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