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党双忍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8日
浏览量:841次
陕北水塔:白于山

1.jpg

白于山,亦有白玉山、白露山、横山之名,因秦长城沿山岭修筑,也有长城岭称谓。白于山主梁呈东西走向,长约100公里,宽约50公里,梁地向西延伸进入宁夏盐池境内、向东延伸至榆林子洲境内,总长约200公里。大体范围包括陕北延安与榆林西部接壤地带,以及与宁夏盐池县南部、甘肃环县、华池的接壤地带。可见,这里就是“陕甘宁”。在陕北,白于山区,涉及榆林市的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先秦时期,白于山植物的食物、动物的食物都很丰足,曾经是林草丰美、牛羊悠悠之地。

2.jpg

白于山是“陕北屋脊”。白于山是陕西北部的高地,榆林、延安的海拔最高点都在白于山。白于山的最高峰是定边县南部的魏梁,海抜1907米,平均海拔1600-1800米。山体由砂岩、页岩构成,上覆厚层黄土及流水堆积物。白于山南北坡不对称,北坡短多土崖,与毛乌素沙地交接,并形成低凹滩地,南坡长且波浪式下降、多斜梁墹及残塬地。白于山相对切割深度300-400米,沟谷底部呈“V”形,上部较阔,状似喇叭。主梁分出次梁海拔逐渐降到1500米左右。

3.jpg

白于山是“陕北水塔”。长期以来,几乎没有人把白于山与“陕北水塔”联系在一起。须知,水往低处流。正因为白于山是“陕北屋脊”“陕北高地”,无可替代的成为陕北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中,白于山主脉是三大河的发源地,即无定河、延河及北洛河的发源地,而白于山次一级的梁地发源了清涧河和泾河。白于山北麓水,几乎全部为无定河收集,无定河是榆林的母亲河;白于山南麓水,分别汇入洛河、延河,延河是延安的母亲河;白于山南、子午岭(洛河与泾河分水岭)西侧之水汇流进入了泾河;白于山东侧南向汇流进入了清涧河。上述五条河流是陕北乃至陕西黄土高原腹心最重要的水源,担负着为各自流域城乡供水的重要使命。

4.jpg

白于山是“陕北之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区分出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白于山是400毫米降水分界线,白于山北部降水量低于400毫米,以草原植被系统为主;南部降水量高于400毫米,以森林植被系统为主。年降水量320—500毫米,东南多、西北少,且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56.7%,秋季占26.7%,春季占14.5%,冬季占2.1%。白于山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且以春、夏两季为主。数百年来,白于山过度放牧和过度垦荒。先秦时期,白于山北部是辽阔的草原,南部是茂密的森林。秦汉时期,“移民实边”和“屯垦”,垦辟森林草原。西汉末年到隋代,弃守边地,林草恢复。自唐以后,人口增长,滥垦滥伐,过垦过牧,沙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及至明代,定、靖、横部分山区“寸草不生”。民国年间,林草植被有减无增。至此,白于山原生植被遭遇严重破坏,伐掉的是优质树,啃掉的是优质草,毁掉的是优质林,留下来的是残次林和丛生杂草。这是人为的生态系统的“逆向选择”,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已经衰败退化,土壤侵蚀严重,大部分地面黄土裸露,干旱与暴雨交替肆虐,白于山苦甲天下,成为举世公认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5.jpg

白于山之“绿肥黄瘦”。进入21世纪以来,迎来了中国兴林治山的盛世时代。为了让白于山休养生息、恢复生机,陕西投入巨额资金,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搬迁行动,国家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相继实施、先后发力,封山禁牧举措紧紧跟上,林草上山下乡,绿色铺展,黄土收敛,白于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的进展。特别是延安市实施全域退耕、全域封山禁牧,奋力掀起了“绿色革命”,创造出一个属于延安、也属于世界的“白于山绿色”奇迹。

6.jpg

白于山之“绿色未来”。“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的白于山,就是陕北的绿色水塔,就是陕北的绿色福祉,就是陕北的绿色未来。毋庸讳言,今日之白于山,依然是陕西“最不绿”的区域,是全省“绿水青山指数”数值最低的区域。今日之白于山绿色,尚只是“浅绿色”,尤其是榆林的白于山还只是“浅浅的绿色”。我们这一代生态绿军,肩负把白于山绿色革命引向深入的历史使命,延安要巩固绿色革命成果、主攻提质增效,榆林要加大植树养草力度、切实迎头赶上,扎实推动“浅浅的绿色”向“浅绿色”发展,“浅绿色”向“深绿色”发展,继而实现由“绿”而“美”的飞跃,建设一个属于陕北、也属于世界的山清水秀的白于山。

7.jpg

白于山之“山清水秀”。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白于山,对于实现“陕北水塔”高质量、厚植陕北可持续发展生态根脉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的陕北水塔,是美丽榆林、美丽延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陕西、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旗帜,推动白于山“生态保护与发展高质量”,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辈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使命必达。

8.jpg

在不少人的内心深处,白于山似乎就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贫瘠和粗鄙的地方。然而,在我看来,白于山却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生态空间。千百年来,人们粗俗而蛮横的开发利用,索取无度,而他却从无抱怨。反而,他像是一位佝偻龙钟的父亲,绵绵不绝,极尽所能,默默的为儿孙奉献着一切!现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让老父亲休养生息,万古长青。

9.jpg

白于山是中央红军长征后进驻陕北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探索退耕还林还草实践路径的策源地。推动白于山绿色革命向纵深发展,实现白于山山清水秀,是陕西生态空间治理的“硬骨头”,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我们已经踏上征程,就不怕路途遥远,往前走、不停步、勿回头,久久为功,功成未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10.jpg

作者简介:党双忍

生态文化学者、经济学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现任陕西省林业局(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省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先后在省农业厅,宝鸡市委、市政府任职。出版《秦岭简史》《中国树文化》(四卷本)《学习力》《制度并轨与城乡统筹》《三农治理策论》《知识农业与农业转型》《中国秦岭》等著作。近年来,推进人与自然再平衡、生态空间治理与理论创新,构建大秦岭知识体系。在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发表演讲上百场。


来源:陕西省森林文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