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西安林木种苗网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1日
浏览量:615次
让秦岭绿水青山永续增值

W020210720369870127724.png


                                               秦岭深处美丽乡村与秀美山水相映成趣


夏日的秦岭,林深草密,空谷幽静,如画美景随处可见。萦绕着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是一串串强劲有力的发展足音。

从1965年在太白山建立我省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2019年“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实施以来,秦岭生态保护已然走过了片区保护、全面修复、整体保护和高质量保护四个阶段。在这漫长而艰辛的保护历程中,秦岭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更加绚丽多彩,演绎出一幕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双赢之路,秦岭生态空间顶格保护高标起步。

1 厚植生态底色 林业产业因“绿”而兴

山峦叠翠,绿浪滔滔。7月11日,记者走进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王塬村,只见一片茂密的丛林中,几名蜂农正熟练地抽出蜂巢取蜜,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清香。这里山大沟深,林草丰茂,当地群众依托这片“林海”兴产业、谋致富,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端稳“生态碗”,吃上“绿色饭”,是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最美体现。丹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流岭百万亩飞播造林区位于该县丹江南岸,是西北地区连片面积最大、造林成效最好、林相最整齐的飞播林基地。多年来,这片林地效益不断凸显,已经成为山区群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财富”。

而这只是我省持续推进秦岭生态保护,实现从“绿起来”到“富起来”的一个生动见证。近年来,我省多举措、多渠道大力实施各项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工程,天然林保护修复不断深化,总面积达355.65万公顷,占乔木林面积的88.11%;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4.05万公顷;湿地保护修复持续加大,17处湿地划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4处湿地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秦岭湿地进入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护修复新阶段。

为厚植秦岭生态底色,加大秦岭生态保护力度,我省在持续完善生态资源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体系建设的同时,先后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116处,如秦岭国家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相继落地,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自然生态系统和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秦岭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

生态重建工程加快建设,自然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秦岭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林果经济、林下种植养殖、生态康养等新兴业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成为生态提效、群众增收的有力支撑,也为我省生态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挖掘资源优势 群众腰包因“绿”而鼓

“天气越来越热,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成了大家的好去处。我们这里不但环境优美,还特别清凉,每天都有大批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7月12日,在西安市鄠邑区森林景区八里坪村,村民杨建会经营的农家乐规模不大,却人气火爆。

入夏以来,八里坪村游人如织,他们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让整个山村都“活”起来。“这几天,每天收入近万元。”杨建会开心地说,生态旅游带火了民宿经济,也让他的腰包越来越鼓。

依托秦岭自然生态,八里坪村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全村有100户农户开起了农家乐、家庭农场等,每年仅旅游业收入就超过了500万元,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绿色发展是生态富民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秦岭生态产业提速发展。在秦岭范围内已建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82个,年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以森林旅游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成为新时尚。同时,精准落实选聘生态护林员、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等生态脱贫举措,带动秦岭范围33.97万户1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踏着我省生态建设和生态富民同步推进的节拍,秦岭生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在秦岭地区,各地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深挖历史人文潜力,让一个个传统村落绽放新颜,推动林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核桃、花椒等特色经济林达82.46万公顷,总产值突破652亿元。秦岭地区经济发展步伐愈发稳健,产业因“绿”而兴、群众因“绿”而富的生动实践持续上演。

3 提升监管水平 “数字秦岭”让“绿”更美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秦岭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省秦岭范围森林覆盖率达72.95%,森林蓄积达2.26亿立方米。

秦岭生态空间面积占89%以上,3883种种子植物和587种陆生脊椎动物栖息于此,野生种群及其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一个林草茂盛、湿地丰美、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功能完备的生态空间新格局正焕发勃勃生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秦岭生态保护创造了新条件、新平台。事实上,我省一直在秦岭“数字化”“智慧化”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着有益探索和尝试,不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理论创新力度,推动秦岭生态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大秦岭研究院等多家秦岭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秦岭4项研究入选我省十大林业科技成果,秦岭大熊猫亚种基因组首次发布,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繁育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秦岭保护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力量不断壮大,生态空间治理的“陕西方案”彰显出后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和独特优势。

目前,秦岭范围布设固定样地1516个,先后开展了9次清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年度更新,秦岭矢量化数据全面建立,标志着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初步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

牛媛是秦岭北麓西安市长安区子午峪片区专职网格员,7月13日一大早,她和往常一样走进山中开始巡查,每到一处,都会对植被成活、环境卫生、火灾隐患等情况进行排查。

“一旦发现问题,就要查找记录,进行对比,拍好照片,做好登记,以便准确、及时、高效处理问题。”牛媛告诉记者,长安区通过构建四级网格化管理平台等措施,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调查研判、无人机巡查画面实时传送、固定监控和网格化实时监督管理等功能有机融合,确保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在秦岭深处,还有很多像牛媛一样的网格员,他们扎根深山,用现代技术守护着秦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2020年,秦岭网格化监管平台正式上线,2510个网格单元实现动态监管,子午峪等31个峪口实现智慧化管理。至此,“数字秦岭”迈出了坚定步伐,“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秦岭生态保护的探索和实践中,切实做到了措施到位、防范到位、保护到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随着我省全面推行林长制,新时代秦岭保护“一体两翼”格局基本形成。聚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总目标和“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我省正加快步伐,厚植秦岭生态底色,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秦岭的绿水青山成为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