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长安区种苗站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3日
浏览量:666次
长安区中蜂养殖户蜂场遭遇黑熊啃食蜂蜜

蜜蜂是社会性“劳动者”的化身,它们勤劳、质朴、团结而富有创造力,在一只小小蜜蜂的有限生涯中,寻蜜、采蜜、酿蜜,是它们最瑰丽的生命轨迹,为追逐甜蜜而生,忠实、守信让它们成为不会迷失的精灵,它们是最默默无闻的“采蜜者”。驯蜂、养殖在我国同样有着非常悠远的历史,蜂农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并深谙取舍之道,视蜜蜂如朋友,便能成为群蜂的主人,收获着甜美的蜂蜜,也收获着幸福的人生。也许是得益于它们对人有不离不弃的忠贞,又有着与人一样的顽强意志,只需给它们一个遮风挡雨的方寸空间,无论泥砌瓦造的土洞还是树筒木盒打造的土房,它们都能安之若怡的吐芳献蜜。因而,得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诨名“土蜂”。土蜂不“土”,它实则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传媒者,在它拥抱花朵的刹那间,人们的餐桌上多了美味的佳肴,而生物界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轮回得到了延续和传承,没有蜜蜂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它们实则是大自然创造的瑰宝。不知是蜜蜂成就了花朵,还是花朵陶醉了蜜蜂,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然,那样的接近完美!而今,人们已深刻认识到了“土蜂”背后的价值,它不仅又获得了一个更高大尚的名字“中华蜜蜂”,也同时获得了劳动者应有的一份尊崇。

中蜂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优良蜂种,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在抵抗恶略环境和抗病能力方面,有着西方蜂种无法取代的作用,它们在我国植物共生生态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万千年来,中蜂早已适应了我国复杂的地形和气候以及各种生态环境下的植物群落,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蜂”。然而,到了近现代,随着物种大交换时代的来临,外来物种侵袭成了无法抵挡的一股潮流,特别是“意大利蜂”的引进,对中蜂的生存空间构成极限碾压,中蜂的命运急转直下,到本世纪初,中蜂种群数量减少了95%以上,分布区域也减少了95%以上,中华蜜蜂遗传资源处于灭绝的高度危险之中,拯救和保护中蜂资源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加强对现有中蜂品种资源保护和有效、合理、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006年6月2日,国家农业部以发布公告的形式,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之中,中蜂的生物遗传多样性价值、生态价值、商业价值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长安区南部秦岭山区是非常良好的中蜂种群宝库,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养蜂也是广大山区群众勤劳致富的好途径。市区两级林业部门对中华蜜蜂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在动植物界中的积极意义和生态价值,有着清晰的认识。2010年以来,连续不断的投入了大量资金及人力、物力,对这一生态体系进行培育,以山区蜂农养殖技能培训为突破口,每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免费集中轮训,累计2000多人次受到专业技能培训,将科学养殖永续发展的新模式传递到山区广大蜂农之中,手把手的教技术,面对面的讲发展,不但给蜂农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也带给蜂农以信心。还义务发放蜂箱、蜂具等物资。林业部门经过持续帮扶、指导和维护,近年以来,长安区中蜂养殖面貌焕然一新。蜂农养殖协会、商会、品牌不断涌现。通过养殖中蜂,大量的山区贫困家庭从中受益并脱贫。蜂农在创造财富中,尝到了甜头,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党组织的关怀。

中蜂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出巢早、归巢迟,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造脾能力强。土蜂蜜不但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食材,还是药食同源的佳品,这与中蜂异于意蜂的个体差异及采蜜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勤劳是蜜蜂的写照,“蜂儿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又带百花香”,养蜂人亦然。养殖中蜂是一件辛苦活,日常看护、管理蜂场、分蜂哺育都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的日常工作,推广销售更具有挑战性,搞产业规模化养殖更需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我区五台街办石砭峪新村,是一个典型的走中蜂养殖专业化模式的村庄,养殖中蜂是该村多数村民的唯一经济来源,是村民的经济命脉。该村所辖的原大瓢村、小瓢村,关庙村、老龙桥村、小勺村、罗汉坪村等村庄皆在石砭峪沟内,石砭峪内山大沟深,但却是养殖中蜂的理想之地,随着多年来林业部门的扶持和蜂农之间的传帮带,发展中蜂专业养殖户接近200余户,年产值大幅增长,其中涌现出规模化养殖大户20多家,全村年总产值接近400万元。在发展养殖中蜂事业中,石砭峪村两委会也发挥出极大的向心力,为蜂农的未来勾画着极付动感的美好蓝图。但发展总是伴随着难以抗拒的危机,石砭峪目前已实现了全体村民翘首以盼的移民搬迁,搬出了大山的新村各项配套设施齐备,现代化的人居条件更是今非昔比。人走出了大山,但养殖中蜂的产业却无法走出来,随着山区常住人口的锐减,从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小山村,现在一切都交给了大自然,先是茂盛的植物蓬勃回归,然后熊来了!

人退、草生、熊来。在大秦岭保护的大背景下,这是生态修复的进程,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矛盾的发展却也不容忽视。如何让村民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如何让大秦岭更加郁郁葱葱?如何让中华蜜蜂群势茁壮?如何让黑熊在大山中自由的生息?这一连串问号的背后都是对时代巨大的追问和期盼。也许过不了几年,我们的国家更富强了,我们的生态更好了,大秦岭的山更青、水更肥了的时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眼下蜂农面对的是黑熊的步步紧逼,在捣毁一个又一个装满蜂蜜的蜂箱,尝到香甜蜂蜜的甜头之后,胆更大了,胃口也更大了的现状,明目张胆的将偷食行为从夜晚改成白天,一而再的光临蜂场。面对蜂场被践踏的面目全非,蜂农已到了谈熊色变的地步。为了应对黑熊骚扰,蜂农扎稻草人、敲锣放炮、红外声光报警、安装远红外监视仪、将蜂箱放置到更高更陡峭的山坡,都无济于事,都令人失望。最后,蜂民无奈地将最后的希望还是寄托到林业人的身上,他们期许的等待着林业人的的保护和获得应有的尊严。

近期在长安区林业局的工作安排下,长安区具有野生动物保护职能的林保中心工作人员和五台街办相关部门,已开始针对石砭峪内黑熊啃食蜂农蜂蜜、捣毁蜂箱情况,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工作人员走访勘查中,盗蜜者渐渐露出原形。但由于山区地形复杂,近期又逢雨季来临,加之蜂农没有保护现场的意识,取证难是调查工作的一个难点。通过走访,工作人员能够感同身受蜂农所面对的焦虑,这是一种面对生存与发展的焦虑!倾听、理解也是一味良药,林业人对蜂农的支持没有缺位,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40余户蜂农的愁容渐渐舒展。希望办法总比困难多!希望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希望在和谐的步伐中没有掉队者!希望采蜜归来的蜜蜂有家可归!也希望如蜂采蜜般辛劳的养蜂人,收获的不是破碎的空桶,而是满满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