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西安林木种苗网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8日
浏览量:688次
“悬崖造林队”王永红的绿色梦想

王永红,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的队长,也是近日第三批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进个人的获得者之一。十几年来,在他的带领下,这支行走于悬崖边上的造林队腰捆绳索、手拿锄头,克服艰难险阻,在黄河边的陡峭石质山崖上凿石背土、栽树成林,完成造林绿化工程建设3万余亩,成功破解了石质山成片造林难的问题,让黄河两岸的生态大变样。



出生于1975年的王永红,是宜川县集义镇如意村人。2004年,宜川县计划对黄河沿岸石质山进行造林绿化,他得知消息后积极与县林业局联系,主动请缨,招募队员,参与到黄河沿岸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中。作为队长的王永红通过后期不断学习,逐步成为了以林为业,业有所长的专业造林人员。他在选择专业造林队队员时,要求每名队员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丰富的植树经验。为了完成好造林工程,他钻研造林技术,学习同行先进经验。为了在悬崖峭壁上植树,他在购买了打坑机械、自制洋镐、机泵管等常规造林器具的同时,还购买了绳索等设备。



在悬崖边种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挂着绳索用双脚紧紧扒住地面,垂直高度有三四百米,上去之后根本不敢往脚底下看。据王永红介绍,由于黄河沿岸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人种植庄稼收成不好,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中老年人。然而“悬崖造林”的难度非常大,造林队只能从当地召集相对年轻,且爬山比较熟练的汉子。



“2004年,队伍刚成立时只有四五个人,悬崖种树的经验和技术并不成熟,人少又欠缺经验,困难很大。”王永红告诉记者,为了能尽快上手,他带领队伍到外地学习相关经验,并慢慢摸索,逐渐掌握了悬崖种树的技巧。

年复一年的坚持,悬崖造林的队伍不断壮大。从2012年开始,宜川县陆续培养了8支专业造林队,王永红带领的是其中“最年轻”的一支,平均年龄50岁左右。

高帮定今年57岁,加入造林队已经有8年时间了,他也是王永红这支队伍里年龄比较大的一位造林员。

高帮定说,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苗慢慢长大了,心里特别开心,现在荒山变绿了,空气也好了,沙尘暴天气也很少有了。



悬崖上大部分为石质山地,没有适合种树的土壤,造林队便开发出被称为“石坑客土大苗”的造林技术:一锤一锤“就地取材”,把大石块敲碎,围成“石围子”后靠人工一点点把土背到坑里,再回填起来种树。一般人认为没法到的地方,他们就用绳子把人吊在悬崖峭壁,然后再挖坑、填土、栽树,画面之惊险,堪比电影里“吊威亚”。

造林队员对于在悬崖种树有特殊的情感。一位年纪最小的队员郝磊,有个“不太好”的习惯:每到一处危险的地方,或者地形特殊的地方,郝磊总想种植一棵纪念树,一是好找,能记得住,也不容易被破坏,这就是他的念想。陕北汉子的憨厚和执拗,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谁种的树位置最刁钻、最难种”也成为造林队员们私底下的一种比拼。



当然,有了悬崖专业造林队的加入以及全县造林人的共同努力,宜川县完成石坑造林30000亩,治理荒山40多万亩,壶口瀑布周围林木覆盖率达到80%。宜川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气候条件明显好转,全县年无霜期延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明显提升。

王永红说,以前从黄河里舀碗水半碗是沙,现在一碗水只有十几粒沙,就希望有一天能够把晋陕峡谷变成向往的绿洲。

就这样,王永红和他的队员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变成了悬崖上的“追梦人”。





来源:延安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