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实时要闻
作者:西安林木种苗网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9日
浏览量:577次
11月29日 党史知识天天学

【知识一】党史上的今天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以前有序退出的标准和要求。

【知识二】党史人物长廊

鲁西南半壁屏障”的传奇

抗战时期,王道平率部驰骋于鲁西南战场,同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被抗日军民亲切地称为“鲁西南半壁屏障”。2015年8月,民政部公布了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王道平的英名赫然在列。

被推举为“武林盟主”

王道平原名王喜太,1886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砖庙镇王阁村,年轻时曾参加辛亥革命、北伐,在鲁西南民间颇有影响力。

1936年初,王道平在张家口结识了共产党员于子元。在于子元的启发教育帮助下,他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年底,两人先后回到曹县开展工作。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鲁西南的情况非常复杂。王道平和于子元研究决定:收编地方武装,组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此后,他们更是积极筹措款项,购买枪支弹药。一次,王道平听说在陇海铁路附近的吴桥有旧军队遗弃的两门大炮,立刻派精干人员前去寻找。在知情人的指点下,果真挖出了两门“八二”迫击炮和27发炮弹。

1938年初,王道平指挥由他组建的“飞兵游击队”,袭击了拒不抗日的国民党曹县二区区部,缴获步枪百余支和部分弹药。接着,王道平又出兵消灭了多股为害乡里的地主武装和土匪。从此,王道平和“飞兵游击队”声威大震,队伍迅速发展到1500余人。

同年秋,为联合各路武装共同抗日,王道平决定在曹县魏湾集东门外召开鲁西南“武林大会”。这天,魏湾集高搭戏台,唱起两台大戏,鲁西南的绿林武装多应邀前来。在王道平的说服下,各路武装一致表示团结抗日,并决定成立“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推举王道平为“武林盟主”——司令员。

时隔不久,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副团长覃健、政委常玉青率部东进至黄河岸边的桑村集一带,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王道平、于子元遵照中共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带领队伍前往接受八路军的训练和整编。

途中,由于日伪的围追堵截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捣乱破坏,一些绿林人士离开了王道平。在于子元的劝慰下,王道平率领老部下克服重重困难,来到了桑村集。

在这里,覃健、常玉青率领八路军指战员为王道平等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一个月后,八路军一一五师领导机关决定:将原鲁西南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一一五师陇海支队,并任命王道平为司令员。

两个多月发起对敌战斗20余次

1938年底,王道平和陇海支队经过三个月的整训,奉上级命令回到鲁西南开展工作。王道平的“飞兵游击队”成了八路军,这个消息很快传遍鲁西南的村村寨寨。不久,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两个连来曹县,与范筑先第十三支队冀炳南部及王道平陇海支队合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纵队,下辖4个支队,王道平任纵队副司令员兼三支队司令员(后挺进支队改为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的特务团)。得到消息后,各地群众纷纷参军,王道平的原部下也纷纷率部来归。

1939年3月,杨得志率八路军冀鲁豫支队部分主力来到鲁西南。王道平所部改编为杨得志领导的冀鲁豫支队二大队第三营,王道平任营长。6月22日,冀鲁豫支队第二大队在曹县东南苗堤圈一带设伏,痛击进犯的日伪军。战斗中,王道平率领三营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奋勇冲杀,毙敌200余人,缴获山炮一门和大批枪支弹药。6月30日,杨得志指挥冀鲁豫支队攻克了汉奸、国民党顽固派盘踞的定陶县城,消灭敌人1200余人,王道平率三营参加了这一战斗。不久,王道平又亲率三营指战员对南章集守敌发动夜袭,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坚持鲁西南对敌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红三村”保卫战胜利后,王道平继续率部活跃在鲁西南,打击日伪顽的进犯,并为八路军冀鲁豫支队的壮大和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心血。1942年7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教七旅两个团在曹县西北杨集与“扫荡”日军骑步第四旅团部队遭遇,双方展开激战。王道平闻讯后率部增援,配合教七旅消灭了这股敌人,歼灭日军100余人、伪军70余人,缴获战马20余匹。

12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调整,王道平任第五(鲁西南)军分区定曹地区游击支队支队长。他率领部队多次主动出击,消灭了敌人的大批有生力量,得到杨得志等上级领导的多次嘉奖,被根据地抗日军民亲切地称为“鲁西南半壁屏障”。

由于长年戎马倥偬,王道平身患肺病,行军打仗中经常吐血不止。组织上和同志们多次劝他离开部队静养,他都以“抗战要紧”为由而婉言拒绝,继续坚持工作。1944年3月14日,王道平不幸病故于军旅之中,终年58岁。鲁西南地委将其安葬在他的老家王阁村,为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