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综合信息
作者:西安林木种苗网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3日
浏览量:826次
秦岭北麓:山谷为何多称峪?
秦岭是祖脉、是中央水塔、是地理标识、是文化标识,备受世人瞩目和认可,但秦岭北麓山谷多称“峪”却费人思量。

 图片

谷峪相称有说法

“秦岭72峪”闻名遐迩。秦岭北麓沟谷多称“峪”的确很另类。秦岭南麓则鲜有“峪”谓。这是怎样的文化情结?很多人探之、索之、求之,但求索不得。假如你读过《老子》,就会豁然开朗。

《老子》被誉为“万经之王”。全世界翻译成语种最多的书籍有两本,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老子》。老子对沟谷的“谷”非常器重,5000言《老子》中“谷”就出现过12次。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句话的意思是:空虚变化的是永远不停歇的,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是生命的根源,大自然的沟谷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的永存着,为人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为沟谷如母性的玄牝一般微妙,是生命产生的地方、是蕴藏财富的地方,要金得金,要水得水,要木得木,难道不是“裕”的象征吗?所以,古代达人们为了表达沟谷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自然特性,将“谷”另注“裕”音,为了特指山谷,“峪”便诞生了。“峪”源于“谷神”“玄牝”,故有“狭窄、绵绵若存、用之不尽”之意。秦岭南坡长而舒缓,沟谷相对开阔,故,鲜于“峪”谓就不足为奇了。

秦岭并非72峪

秦岭72峪,只是个说法。“72”表示众多之意,并无出处或特殊含义。如72变,72行等。以卫星遥感图+人工现地核查,陕西秦岭北麓共有峪道302条,其中直接通达秦岭主脊的峪道有42条。流长1.5-5公里的167条;5-15公里的101条;15-30公里的29条;30-60公里的4条;大于60公里的1条,为黑峪。

按行政区划分:渭南市73条;西安市147条;宝鸡市82条(302条峪等数据来自本院园林工程分院的调查报告)。

陕西省野生动物管理站原站长周灵国等对秦岭北麓峪道进行详细考察,并主编出版了《秦岭72峪》。据作者介绍,峪,常年流水者有226条。 

道峪一体成通衢

峪,是地貌的代名词,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少峪曾经是古道的通途、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今天穿越秦岭的各类道路基本遵循了古道的取向,但与其或分或合,已无定数。秦岭古道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融的纽带,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缩影,研究故道遗址遗迹、复活古道文化对了解历史、提供旅游去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越秦岭的古道始于殷商沿用至民国,至今有3000多年历史,就数量而言,通达秦岭主脊的沟峪几乎都有古道,但有几条被历史画上了深深的印记。

陈仓道,取径清姜峪。位于陈仓区。由益门,经二里关、观音堂,从煎茶坪翻越秦岭分水岭至东河桥,沿嘉陵江上游向南至古凤州镇。清姜峪山区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212平方公里。

傥骆道,取径西骆峪。位于周至县。入秦岭,越骆谷关,循陈家河上溯翻越西老君岭,再沿八斗河南下,过殷家坪,渡大蟒河,翻越父子岭到达厚畛子。西骆峪山区流长17公里,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褒斜道,取径石头河。位于眉县。索源而上,经桃川镇,翻五里坡,向西顺褒河上源龟川河而下,经塘口至太白县。石头河山区流长38公里,流域面积643平方公里。

子午道,取径子午峪。位于今长安区。索流而上,至土地梁翻越入沣峪,由喂子坪至石羊关,南越秦岭主梁至广货街。子午峪山区流长5公里,流域面积12平方公里;沣峪山区流长27公里,流域面积173平方公里。

库谷道,取径库峪。位于今长安区。沿库峪索源而上,至峪脑翻越秦岭主梁到柞水县龙潭,再向南到营盘。库峪山区流长19公里,流域面积86平方公里,与秦岭南坂的乾佑河相对,历史上是往来安康等汉江流域诸镇的重要通道。

蓝关道,取径蓝峪。位于今蓝田县。经蓝田县城南七里火烧寨村上峣山、登七盘,经乱石岔、蟒蛇湾、鸡头关、风门子、六郎关、下十二筝坡到古蓝桥,再由蓝桥经新店子、牧护关入商洛。蓝峪山区流长27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与秦岭南坂商州区的七盘河相对,历史上是关中往来商丹、荆楚之地的重要通道。

不说水怎么谈峪

秦岭是南北气候的交汇地,冷暖锋遇,风雨交加,霈霁雯雾,十里不同天,五里各冷暖。年降水量700-800毫米,在丰茂的植被涵养下,峭壑清流汇九派,条条幽峪溢水来。秦岭北坡山区面积0.97万平方公里,年接受降水98亿立方米,除去自然蒸发,形成的径流量约39亿立方米,为渭河提供了有效的水源补给,为关中城市群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例如:黑河年径流量6.31亿立方米。沣河年径流量2.87亿立方米。灞河年径流量6.57亿立方米。罗敷河年径流量0.41亿立方米。

难得峪峪复郁郁

降水、气温、土壤是自然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山脉阴阳,各有地势,水肥气热会依地重新分配。秦岭在三叠纪以后逐渐脱离海侵,并不断隆升抬起,植物爬上陆地,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化,经无数次冰与火的洗礼,其种类且多且繁盛。今天较高海拔地区成片的太白落叶松原始森林就是大自然远古信息的演存。秦岭北坡海拔由低到高依次呈现的侧柏林、栎林、华山松林、桦木林、云杉冷杉林、灌木林等,乃上苍对生命的重新安排与塑造。

以太白山为代表的秦岭北坡,有种子植物1800余种。独叶草、红豆杉、华山新麦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独叶草的二叉分歧脉序,保留了远古植物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华山新麦草潜存有优质的野生物种遗传信息,是基因工程难得的原材料。秦岭北坡林地8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1%。丰林修竹,凝绿滴翠。抬头不见天日,回首未见来人。是天然的中草药库,是最具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

风声水起峪生灵

自然景观的多样性造就了生物多样性。重峦叠嶂,云蒸霞蔚,沟沟岔岔,玄兮幽兮,寒兮冷兮,潮兮湿兮,多重环境条件孕育了各具特征的生命体,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兽类栖息于秦岭北坡各自适应的生态空间。各类脊椎动物达330多种。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林麝等拥有十分珍贵的稀有物种的遗传价值、旗舰物种的生态价值、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被国家认定为一级保护动物。羚牛伤人事件、野猪毁坏庄稼等不足褒彰,但以生态学的视角,或标志着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在不断好转、野生动物种群正在扩大,是秦岭多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组合发力的象征与佐证。

峪道无处不胜景

距今5000万年左右,秦岭与陕北高原还连为一体,秦岭北坡的降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去。之后随着秦岭不断抬升,关中地堑下陷,这才逐渐呈现出今天的地貌格局。最值一提的是黑河,黑河是一条先成河。未有秦岭,先见黑河。秦岭不断抬升,它不断下切,所以黑河成了秦岭北坡最长的河流。以黑河为主线,在其两侧发育形成了多样的自然景观。

太白山海拔3771.2米,是我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最高峰,山上的冰川地貌(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冰缘地貌(石溜坡、石海)、原始森林等随处可见;崩塌地貌(翠华山)、断块山地地貌(华山)等各具壮美;河道景观、森林景观、野生动物景观等尤胜赋存。320条峪道,峪峪皆风景,景色各不同,危兮壮哉,妙趣横生,远兮旷哉,冲波逆折,高兮朦兮,扪参历井。生物景观、气象景观、人文景观(古鱼国遗址、蓝天猿人遗址、唐僧墓葬、南五台、楼观台、华清池等)等自成体系,美不胜收。 

穿峪登峰游祖脉

祖脉出美景,落日披霞红,峦拥千年都,八水长安城。秦岭北麓是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城市集群的生态根脉,更是2000万在地居民的精神与文化休闲地,是公认的愉神、愉心、愉志的好去处。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49处,总面积39.35万公顷,占秦岭北坡范围面积的40.5%。其中自然保护区8个,森林公园25个,湿地公园4个,风景名胜区8个,地质公园4个,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发挥了重要作用。4A级景区15个,5A景区2个。年接待游客1.69亿人次,旅游收入56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是践行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的最好典范。

秦岭北麓是最需要保护的地方,也是最需要我们研究关注、统筹协调、奋起发展、为人们提供生态福祉的地方!


来源:陕西省森林文化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