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花卉网
技术共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9日
浏览量:398次
盆栽杜鹃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有花农朋友经常咨询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之前惠农网也为大家普及过不少啦,今天咱们要学习的是设施盆栽杜鹃花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种植了很多设施杜鹃花的花农其实可以多学习。

  1 病害

  1.1 杜鹃花疫病

  症状:疫病多为害根部,使根变黑、腐烂,地上部失水发黄。在发病条件适宜时,叶部会急性染病,从叶缘开始失绿,呈水渍状,病健交界处呈波浪形,叶背现白色霉层。这时枝条也可染病,变褐,呈水渍状,也长出白色霉层,严重时落叶或全株死亡。病原菌随病残体存在于土壤中。长期浇水次数多、水量大、植株生长弱发病重。该病是当地最常发生和发生最严重而且是最难防治的杜鹃花病害。

  1.2 杜鹃花褐斑病

  症状:这类病害又可以称为叶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面有淡黄色的小斑点,慢慢扩展为不规则的形状,病斑逐渐变为淡红褐色,中部呈现为暗褐色。如若病叶脱落过早,会阻碍植株的生长。在检查病叶时,会在病斑上发现一些黑色的小粒点,属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进行温室栽植时,杜鹃发病比较严重,在湿度高的情况下,病情会更加严重。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大量脱叶的现象,植株逐渐死亡。经过查证,病原菌是杜鹃壳针孢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落叶或寄生植物组织内越冬,第2年病叶上回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

  1.3 杜鹃花灰霉病

  症状:在杜鹃的花和叶部,会出现灰霉病。叶部发病的诱因主要是冻害。在春季,杜鹃花的花部经常感染灰霉病。一般在发病的初期,花瓣上会有坏死的斑点,扩展速度非常快,并且相互连接起来构成大型的病斑。在湿度角度较高的情形下,病变部位会出现很多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由此而得名。病原菌属于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子实体从菌核或菌丝生出。分生孢子梗处于丛生状态,灰色,逐渐变成褐色,分生孢子呈现卵形。

  1.4 杜鹃花根腐病

  症状:在根上会出现水渍状软腐、褐斑,之后会腐烂脱皮,木质部会呈现黑褐色,树皮会呈现灰白色,并且逐步蔓延,逐步扩大至树干,导致整个皮层坏死,切断水分及养分的输导,促使顶端的嫩叶逐渐干枯,并且从上到下,直至枝叶枯萎,失水干枯,导致植株死亡。根腐病是病原菌,由种由镰孢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一般发生在杜鹃花的根茎部位,由于这些部位比较潮湿,缺少阳光,半知菌类镰孢属真菌活动频繁,一旦侵入皮层,不久即会引起腐烂。

  2 虫害

  2.1 杜鹃花冠网蝽

  症状:为害状若虫、成虫一般集中在叶子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叶子的背面会出现类似黑色的粘稠物,这类虫害的特征与其它刺吸害虫比较容易区别。受害叶子的背面呈现为锈黄色,叶子正面有很多苍白斑点,在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状分布,直至整个叶片失去绿色,远看一片苍白色,叶子提前掉落。

  发生规律: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5代左右,在华北地区,一般发生4代左右,每个地方的成虫都在石、土裂缝以及树皮裂缝、枯枝、落叶、杂草中越冬。在 4 月上旬,越冬成虫逐渐活动,集中至叶子背面产卵和取食。卵产生在叶片组织内,上面附着有黄褐色的胶状物,卵期一般为15d左右。第一次孵若虫时,大部分群集在主脉两侧。如若虫脱破 5 次,15d 后就变成成虫。在 6 月初,第一代成虫发生,之后各代分别在 7、8、9 月,因为成虫期长,产卵期长,时代之间重叠,各个虫态经常一起存在。

  2.2 杜鹃花红蜘蛛

  症状:主要吸取植株的汁液并使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造成叶片转黄脱落。新梢生长差,树势减弱。

  发生规律:在当地一年四季都会危害,6~8 月高温,干旱时危害尤为严重,但多雨天气则危害较轻。

  3 杜鹃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1)培育壮苗:培育健壮无病的杜鹃花苗是防治杜鹃花病虫害的基础。

  杜鹃苗的繁殖地应采取高畦栽培,畦高在 20~25cm 为宜,杜鹃喜酸怕碱,育苗时应加入一层红土,稍微打实起到保湿的作用,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喷浇,减少与病菌的接触。待苗床干后开始扦插。扦插枝应选无病虫为害生长粗壮的枝条。

  (2)盆土选择:杜鹃花土质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 pH值在 5.5~5.6 之间的酸性土壤,当地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泥炭土做为基质加椰糠 1:1 的比例混合,加适量的有机肥和 0.2 的磷酸二氢钾。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喷浇,凉干后方可上盆。

  (3)大棚管理:杜鹃花性喜凉爽湿润气候,根据气候来调节适应杜鹃花生长的小气候,冬季晚上应把大棚封密,白天气温较高而棚内湿度大时,应把大棚的两头打开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春季由于大气的湿度高应经常通风透气,调节好棚内湿度。

  (4)水肥管理:杜鹃适宜阴冷潮湿的环境,在冬季,杜鹃花会进入休眠期,需要的水不多,通常 5d 浇一次水就够了,浇水一般在晴暖天的中午前后进行。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盆土干燥情况,进行适量的浇水。在 3 月份,杜鹃花会生根发芽,此时杜鹃花的需水量会逐渐增加。通常情况下,在上午每隔 2d 就要浇 1 次水。在 4~6 月份这段时间,杜鹃花的需求量非常大,通常情况下,在傍晚或早晨要浇水 1 次。在 7 月份到 9 月份上旬,这段时间的气候高温干燥,确保早上和晚上都要浇水1次,浇水的量必须适中,中午在地面和叶面进行喷水操作,确保环境处于湿润状态。在 9 月中旬到 11 月份,这段时间天气转凉,属于杜鹃花的生长适应期,为了预防抽出秋梢,提升杜鹃花越冬抗寒能力,此时的浇水量应该逐渐减少。通常第二天的早上浇水 1 次,确保其处于湿润状态。杜鹃花适宜肥沃的土壤,通常采取腐熟的紫云英、饼肥、鱼粉、蚕豆等经腐烂后掺水浇灌,切记使用人类的粪便。杜鹃花在出房到花蕾吐花前这段时间,隔 10d 就要施 1 次薄肥,浓度为 15%,一共施肥 3 次左右,确保老叶变绿,萌发出新根。

  (5)药剂防治:一旦发生病虫害应当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防治。疫病:70%克露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 10d1 次,一共防治 3 次。红蜘蛛、冠网蝽:10~20%拟除虫菊酯类 1000~2000 倍液或 10%天皇星乳油1000 倍液,每隔 10~15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 2~3 次。褐斑病:在发病的初期,喷洒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 1~2次。灰霉病:药剂同上。根腐病:在确诊后,必须及时对死株及盆土进行处理。对邻近的植株可用 0.1%高锰酸钾浸泡或淋洗全株,并用净水冲洗后再上盆,盆土可事先用 70%托布津 1000 倍液喷浇。

  (6)杜鹃花长途运输时,装车前适当浇水,但不宜过多。途中适当通风,防止湿气滞留。必要时也可装车前喷上述杀虫、杀菌剂预防。卸车后如病情较重,须脱盆散湿,使盆土尽快干燥。

  以上就是盆栽杜鹃花病虫害防治的全部要点,有需要的花农可以可以收藏别要,如果还想学习其他杜鹃栽培技术,可继续关注惠农网!